(錄音報道) 安徽交控集團原蕪湖二橋項目辦黨支部書記馬祖橋帶領團隊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傾力打造“安徽精度”品質工程。
日前,第35屆國際橋梁大會傳來喜訊:由我省自主設計建造的蕪湖長江公路二橋獲得大會最高獎——喬治·理查德森獎,在世界橋梁建設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這一輝煌成績的取得和安徽交通控股集團原蕪湖二橋項目辦黨支部書記馬祖橋帶領團隊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工匠精神”傾力打造“安徽精度”品質工程密不可分。安徽臺記者孫成、通訊員金海礁報道:
【出錄音】“下面請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代表,蕪湖二橋黨總支書記、主任馬祖橋作交流發言?!?br/> “七一”前夕,在安徽交通控股集團慶祝建黨97周年表彰大會上,馬祖橋走到臺前,分享他帶領團隊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攻堅克難打造精品工程的經過和感受。
【出錄音】“蕪湖二橋是《安徽省過江通道布局規劃方案》首批建設的8座橋梁之一,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在橋梁結構上,創造‘一個新’,在工程規模上,挑戰 ‘一個最’,在關鍵性工程控制上,實現了“兩個大”,在技術創新上實現兩個‘首次’?!?br/> 馬祖橋說,蕪湖長江公路二橋讓他們實現了在長江上建造了一座全漂浮體系斜拉橋這一全新橋型;建成了全省主跨度最長806米跨徑的橋梁;完成大跨徑橋梁的結構造型、大規模橋梁的工業化建造;省內首次使用四索面分幅鋼箱梁,國內首次在大跨徑斜拉橋上使用同向回轉索鞍。而讓這座橋梁獲得國際橋梁大會最高獎的關鍵一項創新,就是他們首次在大跨徑橋梁上運用同向回轉拉索錨固技術。
【出錄音】“通俗一點說,原來索和塔的鏈接相當于栓牛鼻子一樣,現在連接方式相當于栓圍脖一樣?!?br/> 輝煌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自2013年6月開工到2017年底建成通車,在蕪湖二橋建設的1500多個日日夜夜里,馬祖橋帶領團隊與建設者們牢固樹立“盯得緊、抓得牢、行得遠”工程管控理念,把工程質量管控成效作為檢驗項目黨員干部黨性修養的重要指標,在每一個施工環節上精益求精。
原蕪湖二橋項目辦工程部副部長趙金磊:【出錄音】“主任講要像房子裝修一樣,要像孩子一樣看待它,每一方混凝土的澆筑,每一塊模板的拆除我們都會跟蹤。業主方一般不會這么細致的,在我們這不一樣?!?br/> 人們常說“江橋無塔不裂”,由于橋塔屬于大體積混凝土構件,采用高標號混凝土,水化反應迅速,內部溫升快、溫度高,控制不好就容易產生內部及表面開裂。而馬祖橋和他的團隊偏偏不信這個邪:【出錄音】“我們成立了公關小組,聯合同濟大學,從混凝土開裂機理上下手,然后得出一整套的系統化的技術解決這個問題?!?br/> 蕪湖二橋項目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們經過不斷的探索、總結,將工業化建造、精細化施工、信息化管控手段等先進技術理念不斷應用到項目的建設中,總結形成了以制造控制精度、安裝控制精度、鋼筋加工精度等為主要內容的 “安徽精度”施工指南,提煉出752條技術指標,并出版了《安徽精度》系列叢書。
大型工程建設安全壓力大,4年多時間,馬祖橋每個月都堅持帶隊對項目全線進行地毯式安全大檢查,全覆蓋、無死角。同時,采取不定期、不打招呼方式下工地抽查,項目實現了 “零死亡”的好成績,打破了“建大橋不可能無傷亡”的魔咒。
安徽交控集團原蕪湖二橋項目辦安全部部長袁助:【出錄音】“就是對施工單位的安全管理非常嚴,他的程序、日常管理要到位,如果不到位,那對不起,沒有任何情面可以講?!?br/> 現在,馬祖橋已轉任安徽交通控股集團蕪黃高速項目辦黨支部書記、主任,對于新工程他表示將繼續以“安徽精度”抓質量、保安全:【出錄音】“(我們)有義務把這條路建好,建設成一條旅游路、品質路、智慧路?!?br/>